|
呼和浩特“三八”食堂三八”食堂,初名“凤麟阁”,当地老百姓称其为“小凤林阁”,座落在玉泉区(原庆凯区)大西街东段路北,是利用民国时期的“社会食堂”旧址,由原“凤林阁”副经理罗志成(民国时期餐饮界著名的堂头,有“堂头里的根九子”美誉)牵头联系王登川、卢如嵩集资1450元(其中罗志成720元、王登川210元、卢如嵩520元),由位于小召半道街的“公益轩”(惠丰轩)饭馆经理马福,位于东顺城街的“悦来春”饭馆经理卢子铭做保,重新注册登记,于1953年开设,由于罗志成系“凤林阁”老掌柜,留恋老店名,但又不能用老店名,于是,为区别原餐饮名店“风林阁”,故将“凤林阁”中“林”字改名为“麟”字,取名“凤麟阁。” “凤麟阁”食堂四间铺面,进深10余米,营业面积120多平方米。开业后,前来灶上掌勺烹调菜肴的厨师是:吴明、张启、饼铛师傅张华、顾玉龙,面案师傅董鹏年、庞变生。由于饭菜经济实惠质量好,加上服务员大多数是从旧社会“麦香村”、“聚锦楼”、“天兴元”走出来了伙计,对进店食客热情款待,取的食客们的信赖。所以每天是顾客盈门,高朋满座。“凤麟阁”烧制的菜肴有过油肉、蜜汁山药、烤鸭、绣球干贝等,面食有一窝丝、家常饼、炒饼、肉丝汆面片、馅饼、包子、饺子、什锦火锅等。 1956年公私合营,罗志成调到呼和浩特市饮食服务公司合作总店。随后在1958年的总路线、大跃进高潮中,由于许多妇女在“凤麟阁”工作,便把“凤麟阁”改名为“三八”食堂。1971年,“三八”食堂迁到钢铁路继续营业,1983年有三十年历史的“三八”食堂撤消。 文曹建成2023年 上一篇劳务市场发源地——“人市”下一篇大召削面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