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围绕品牌影响因素,以打造品牌为基础,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创造条件。 1.推行更高质量标准。实施标准化战略,构建结构合理、衔接配套、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,构建新型工业、现代农牧业、服务业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大标准体系,完善能源、化工、有色金属生产加工、装备制造、旅游、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标准体系,抓紧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大数据云计算、生物科技、蒙中医药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制定。深化标准化改革,放开搞活企业标准,培育发展团体标准,配合国家整合强制性标准,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。加强标准化领域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,积极参与国家标准、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,合理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。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,接受社会监督,提高企业改进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压力。推进中蒙俄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。建设内蒙古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,提升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。 牵头单位:自治区质监局 参与单位:自治区发展改革委、经济和信息化委、科技厅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农牧业厅、环保厅、交通运输厅、公安厅、教育厅、林业厅、商务厅、文化厅、卫生计生委、水利厅、国土资源厅、民政厅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食品药品监管局、旅游局、安全监管局、新闻出版广电局、体育局,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、通信管理局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 推进时限:按照《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实施方案》分年度推进 2.提升检验检测能力。完善检验检测体系,突出国家级、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建设,提高盟市级检验检测机构综合性检验检测能力。加大基础性、关键性检测设施投入,研发一批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方法、技术标准,规范检验检测行为,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。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化进程,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,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申请相关资质,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。推动自治区、盟市、旗县(市、区)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,实现计量服务能力满足现代产业体系构建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、节能减排、公平贸易、改善民生的需求。落实法制计量强制检定要求,确保量值准确可靠。加强以诚信计量建设为重点的民生计量工作,提升商业、服务业计量管理水平。加强计量基础设施、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,整合法定计量机构、科研单位、高等院校以及企业计量资源,搭建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,着力提升计量技术保障能力。推进先进计量技术和方法在企业的广泛应用。 牵头单位:自治区质监局 参与单位: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、财政厅、科技厅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农牧业厅、环保厅、交通运输厅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食品药品监管局、旅游局、安全监管局,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、通信管理局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 推进时限:按照《内蒙古自治区“十三五”计量发展规划》分年度推进 3.搭建持续创新平台。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部署,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,安排部署一批科技重大项目,重点在清洁能源、现代煤化工、有色金属、现代装备制造、绿色农畜产品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态与环境、现代蒙医药、稀土、石墨(烯)新材料等领域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。加强创新平台建设,打造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(重点)实验室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,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。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产品设计创新中心,加快推进包头网络协同设计试点示范,提高产品设计能力,针对消费趋势和特点,不断开发新产品。依托我区云计算数据中心较好的产业基础,支持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,动态分析市场变化,精准定位消费需求,为开展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。依托技术市场、展会推介成熟的各类科技成果,建设自治区技术成果交易平台,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,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。 牵头单位:自治区科技厅、发展改革委、经济和信息化委 参与单位:自治区财政厅、农牧业厅、食品药品监管局 推进时限:持续推进 4.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。依托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品牌策划机构和各类行业协会,培育一批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,开展品牌基础理论、价值评价、发展指数等研究,提高品牌研究水平,发布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以及品牌发展指数。建立健全品牌保护监督机制,逐步提高公信力。完善自治区名牌产品、著名商标、主席质量奖等品牌评价相关标准,制定操作规范,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。积极参与品牌评价相关国家标准制定,增强我区在品牌评价中的话语权。鼓励发展一批品牌建设中介服务企业,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,提供设计、营销、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服务。 牵头单位:自治区质监局、工商局 参与单位: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、科技厅、农牧业厅 推进时限:持续推进 |